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二: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真正认识地球、展开对太空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机械动力、天文观察装置的发明和使用,天体中一颗一颗行星的发现又为人类正确认识宇宙带来了希望。
材料三: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与物体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材料四:现代科学理论知道,当年原始黑色火药制成的火箭,尽管可以升空,但绝不能冲出大气层,原因很简单,它的效力太低,远远达不到最低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说,没有高效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问世,那么,想实现宇宙飞行也只能是一种幻想。多极火箭飞行原理提出、液体火箭发明和应用使得现代火箭技术得以提高。
——材料二、三、四均摘自《宇宙探险》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在科技发展中哪一方面的成就?(1分)
(2)材料二表明人类对太空研究的科学理论已经形成了,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5分)
(3)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有了哪些新的发展。(3分)简要分析其发展的原因。(1分)
(4)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参考答案:
(1)人类离开地球飞向月球(或在航天事业方面)由梦想变成现实。(1分)
(2)背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或科学家的认识提高)(5分)
(3)发展: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验证科学理论的应用技术由火药火箭到现代火箭技术;人类离开地球飞向太空由梦想变为现实。(3分)原因: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1分)
(4)推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写道:“1977年后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
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D.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7年,在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时有人写道:30年前的12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中华第一考”。当我从公社党委办公室拿到那张盖着鲜红印章的“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
[? ]
A.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
B.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
C.使社会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D.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以来,对教育破坏最为严重的是
[? ]
A.1957年的反右运动
B.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
C.1959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
D.十年“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文革”前夕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