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惟一得到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发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日本《维新政体书》
材料三?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第五条?天皇在帝国议会的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第十九条?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及就其他公务。
——《大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 “文明”指的是什么?“停步不前”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突出表现是什么?(4分)
(2)材料一中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2分)
(3)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日本政体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据材料指出其具体表现是什么?材料二和材料三在任用官员的原则上有何不同?(8分)
2、选择题 下列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的运动中,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①美国南北战争? ②德意志统一运动? ③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 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判断题 亚历山大二世政治改革的成果不包括( )
A.使独裁专制的俄国出现了民主化气息
B.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C.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传入俄国
D.使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转变为资产阶级君主制
4、判断题 目前,中俄两国的关系正在进入历史上的最佳时期。相互了解双方历史和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面向未来。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中国戊戌变法,在图表上顺序填写下表中①至⑧的相关项目。(16分)
比较
| 18 61年改革
| 戊戌变法
| 比较和认识
|
(1)背景
| 社会性质
| 独立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 ①
| 中俄两国在近代化的起点上是不同的
|
根本动力
| 步覆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②
|
直接原因
| ③
| 民族危机引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 内忧外患是促使改革的直接原因
|
思想基础
| 新思潮的涌动
| ④
| 社会的变革以思想的解放为前提
|
领导者
| ⑤
| 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实力弱小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 是否取得政权或政权的支持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
(2)内容
| 农奴获得一块份地;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 发展近代农工商业;扩大资产阶级的参政权
| 俄国主要维护了农奴主的利益;而中国主要体现了⑥ ? 的要求
|
(3)意义
|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觉醒
| 性质相同;都属于⑦ ? 影响相同都促进了⑧ ? 的到来
|
?
5、判断题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 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光绪帝关于变法有哪些看法?(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两个国家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其各自结果如何?(10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