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将走第三条道路”。这里的“第三条道路”是指
A.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结合
B.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国有化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的政策
2、判断题 (16分)材料一?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及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要履行这种义务,君主们极易陷于错误,要行之得当,恐不是人间智慧或知识所能做到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卷
材料二? 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时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地分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业商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这个国家昨天还是个不干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储存货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
——洛克《今日美国的问题》
材料三?当代学者在评论二战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经济关系时说:西欧国家社会生活中经济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存在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锐,并且有爆炸性,这也就预先决定了政府干预本国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在西欧也和其他帝国主义中心一样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必须进行国家于预……资产阶级国家首先捍卫垄断资本的利益,与此同时它在解决资产阶级共同的阶级任务的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本国范围内,国家对社会生产进行调节的方式是个别垄断组织所办不到的。国家影响垄断竞争的实践,并对经济领城和部门之间的劳动和资本的分配比例有意识地施加影响……
——舍纳耶夫《今日西欧》
(1)据材料一,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帝国主义阶段前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4分)
(2)罗斯福新政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开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试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哪些新变化?(4分)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3、判断题 某人在撰写论文时使用了以下的参考书:《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范围应该是
A.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
B.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C.欧共体和欧洲的联合发展
D.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
4、判断题 这是发生在罗斯福竞选中的一幕,罗斯福说:“你能说出我竞选的口号吗?”女孩答:“幸福的日子又来到。”罗斯福说:“对,就是这句。”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有
①当时的经济形势已经好转②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③富兰克林·罗斯福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④笑容和自信为他赢得了大选,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26分)合作与对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列强对外贸易大事记?
时间
| 主要事件
|
1921年
| 英国实行“保护工业法”,规定了高额进口税。此后,法、德、意等国也提高了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进口税率。
|
1927年
| 世界经济会议召开,再次讨论取消对外贸易限制等问题。由于美、英等国之间的矛盾,会议未达成协议。
|
1930年
| 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诸列强纷纷仿效。
|
30年代
| 英、法、美等国实行进口定额制度,由政府对绝大多数进出口商品颁发许可证。
|
英、德、法、美等国由政府出面直接向外国进口商提供信贷,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贷款国的指定商品,以扩大商品外销。
|
? ——
——摘编自宋则行 樊亢《世界经济史(中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列强对外贸易的三种主要举措,并简述其对三十年代后期国际局势的重要影响。(7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希望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他们推动取消了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苏联没有参加任何战后贸易谈判,其国际商业活动主要限于其东欧卫星国集团。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全球经济格局的特点,并简要评价。(13分)
(3)国际学术界对全球化的认识争论激烈。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只是一个神话,当今的全球经济是虚构的。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