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它仍是近代史上占统治地位和主体地位的经济。下列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说明,正确的是( )?
A.原因:中国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
B.作用:为近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C.程度:从沿海到内地、整体上解体?
D.结果:实现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应逐个分析,采取排除法。A项所述中国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不正确,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因为外来资本主义的入侵;B项自然经济解体的作用是为近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符合史实;C项从沿海到内地、整体上解体与史实不符;D项自然经济解体的结果是实现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也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春秋的孔子主张“仁爱”,下列与孔子“仁爱”主张不相符合的言论是 (? )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仁者爱人,相互关怀
C.主张德政,反对苛政
D.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与仁爱无关的选项,A项意思是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强加于人,是一种“仁”的表现,BC两项很明显是关于“仁爱”的,而D项是法家思想,和题干主旨无关,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很简单,只要理解了什么是“仁爱”的表现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不包括(?)
①提出工业化的主张?
②提出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提出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任务?
④提出了土地改革的任务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非洲在世界贸易中,从1948年的7.3%下降到1983年的4.5%,再降到1993年的2.5%、2003年的2.3%。与此同时,非洲国家吸引的外围直接投资也从20世纪70年代占整个发展中国家的16%降到90年代中期的5%。这表明非洲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
A.经济明显衰退
B.逐渐被边缘化
C.政治地位下降
D.两极分化严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题中材料反映了非洲在世界贸易和吸引外围投资在同类国家中所占比重逐年降低,说明在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比重中相对落后,故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观看日本书法作品《乐志论屏风》时,参观者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以下说法中,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甲:这幅书法作品应该是日本最早的。
乙:从书法笔墨来看,日本书法深受中国
文化影响。
丙:据我所知,日本书法是独自发展起来
的。
丁:这是19世纪的作品,我想日本书法应
是明末遗民传过去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从古代开始,日本文化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乐志论屏风》书法笔墨,可以看出日本书法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甲的“最早”、丙的“独自”,丁的“19世纪”,都不能从图片材料中反映出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