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它仍是近代史上占统治地位和主体地位的经济。下列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说明,正确的是( )?
A.原因:中国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
B.作用:为近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C.程度:从沿海到内地、整体上解体?
D.结果:实现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2、判断题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春秋的孔子主张“仁爱”,下列与孔子“仁爱”主张不相符合的言论是 (? )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仁者爱人,相互关怀
C.主张德政,反对苛政
D.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3、判断题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不包括(?)
①提出工业化的主张?
②提出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提出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任务?
④提出了土地改革的任务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4、判断题 非洲在世界贸易中,从1948年的7.3%下降到1983年的4.5%,再降到1993年的2.5%、2003年的2.3%。与此同时,非洲国家吸引的外围直接投资也从20世纪70年代占整个发展中国家的16%降到90年代中期的5%。这表明非洲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
A.经济明显衰退
B.逐渐被边缘化
C.政治地位下降
D.两极分化严重
5、判断题 在观看日本书法作品《乐志论屏风》时,参观者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以下说法中,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甲:这幅书法作品应该是日本最早的。
乙:从书法笔墨来看,日本书法深受中国
文化影响。
丙:据我所知,日本书法是独自发展起来
的。
丁:这是19世纪的作品,我想日本书法应
是明末遗民传过去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