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体现战国时期的思想流派是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2、判断题 下列哪句话反映的是荀子的思想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C“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判断题 明朝王守仁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言论
A.认为人心存在善良的本性
B.强调学习贵在能够致良知
C.认为学习贵在能格物致知
D.主张学习贵在能经世致用
4、判断题 福建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具有“五缘优势”——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商缘相连,在促进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
①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对台湾贸易 ②扩大两岸的文化交流 ③积极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 ④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开通之日“但闻辙轨摩荡声甚属,而人已如电掣飙驰,随之以去矣。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不料未过多久,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以28. 5万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在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中,反对修铁路的理由包括:(一)扰民;(二)夺民生计;(三)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四)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甚至有人说:修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而非千万人之公利”。
材料二 义和团曾经张贴“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大轮船”的揭贴。
材料三 19 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8分)
(2)根据上述材料,从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