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一 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
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
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
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维新政体书》
材料二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第八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闭会时,得发布代替法律之敕令,此项敕令须于下次会期在帝国议会提出,若议会不承认时,政府须公布将来失其效力……
第十九条 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官及就其他公务。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所述,在国家权力的掌握上比幕府统治时期有何变化?(3分)
(2)将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日本在政体上有什么变化?表现在哪里?(7分)
(3)在任用官员上,材料二的规定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分别指出它们依据的原则。(8分)
参考答案:
(1)国家权力由幕府将军手中转入太政官手中,削弱各大名权力,实行中央集权。
(2)由君主专制改为君主立宪制。表现:宪法规定设立帝国议会,由议会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议会闭会时,天皇的敕令也必须在下一次会议上被承认,否则便要宣布失效。
(3)材料一规定,只有亲王、公卿、诸侯可做一等官;材料二取消了这一限制。材料一依据的原则是封建等级;材料二依据的原则是资产阶级的法定资格。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问较易回答,“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国家权力由幕府将军手中转入太政官手中;第(2)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制定宪法之后,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第(3)问依据材料一的第四条和材料二的第十九条较易回答。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产生“新教科书”逆流的历史原因是


①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②二战后日本民主改革不彻底③二战后美国出于自己利益考虑,对一些杀害了许多中国人的法西斯战犯免予起诉,日本还设法保留了天皇制④日本想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新教科书”逆流的出现,与日本历史传统、二战后美国的对日政策、二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不彻底等因素有关。④与题干要求没有直接的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被称为“东方的伏尔泰”的日本启蒙思想家是
A.福泽谕吉
B.吉田松阴
C.伊藤博文
D.高杉晋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福泽渝吉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人人独立,国家就能独立。”如同暗夜中的火炬照亮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他说“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把个人的独立看作是国家独立的基础,认为只有具备独立人格和精神的人,才能关怀国事,承担国家兴亡之责。福泽渝吉提出了完整的日本欧化论,被日本人盛赞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东方的伏尔泰”。所以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国家或地区遭到日本侵略的先后顺序是
①琉球?②朝鲜?③台湾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于18972年侵占琉球,1876年侵略朝鲜,1874年侵略台湾。故排除ABC项,正确选项为D项。
考点:日本对外扩张
点评: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日本统治集团精心炮制了对外侵略扩张的蓝图——“大陆政策”,它确定了日本侵略的五个步骤: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东北地区,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世界,同时结合日本侵略扩张的具体史实说明日本的侵略野心蓄谋已久。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某重大事件发生后,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领袖们由此得出结论:必须把西方的科学和工业引进自己的国家,但必须像他们那样摆脱欧洲的控制,自己掌握现代化进程,并保留自身的民族特点。这一重大事件应该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美国南北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
D.中国洋务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说到必须把西方的科学和工业引进自己的国家,但必须像他们那样摆脱欧洲的控制,自己掌握现代化进程,并保留自身的民族特点。这符合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故而选C.其他选项均很容易可以排除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