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现代化交通工具在中国出现最早的是( )
A.公共汽车
B.有轨电车
C.民航飞机
D.电气化铁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隋朝六部制中“民部”在唐朝时改名为“户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名称是在
A.唐高祖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
玄宗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说明
A.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B.“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高了国际地位
C.“两弹一星”是新中国生存的前提
D.中国科技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表达两岸亲人因不能正常联系而产生的浓烈的思想愁绪,这种局面的改变最早得益于
A.1945抗战胜利,台湾回归
B.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C.80年代初三通政策,允许探亲
D.1992年“九二”共识的提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的改善最初是在80年代初三通政策,允许探亲,其中A当时大陆和台湾之间是敌对态度B当时并没有改善关系C正确,D“九二”共识提出的是“一个中国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一同学的爷爷曾经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对孙子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有如下表述,请你判断哪些不符合史实(?)
①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大会决定改北平为北京
③大会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通过的,因此①正确,这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④项正确。1949年将北平改为北京,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因此②③错误,故选B。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