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和教育思想?(4分)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其政治思想吗?(1分)为什么?(2分)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2分)
(3)上述人物主张中,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1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要分析原因。(4分)
2、判断题 下图是反映中苏关系的一幅宣传画,其创作时间最早可能出现在

A.过渡时期
B.三年困难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3、判断题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
A.和平统一祖国
B.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C.加强两岸交流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判断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朝——举孝廉
B.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D.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但不利于中央集权
5、判断题 最早出现报纸的是哪一国家?
A.英国
B.美国
C.中国
D.法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