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关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曾先后肩负起民主革命使命
B.划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据是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D.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
2、判断题 下列关于柏拉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于伯里克利时代之前
B.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
C.其著作中,《国家篇》影响最大
D.曾经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
3、判断题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开始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产品的平均分配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4、判断题 小强出生于2010年(农历庚寅虎年),小强爷爷出生于1953年,老人家的属相应是( )
A.猪
B.蛇
C.龙
D.狗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天朝上国”第一次真正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代表是满清政府于1877年派出的首位驻外公使郭高焘。中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西方国家的外交官竞然背负着"道歉"的屈辱使命。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政府于1861—1862年间派遣公使常驻北京。按照国际外交惯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应互派使节。1875年,英国以“马嘉里事件”(英驻华使馆翻译马嘉里游历云南被当地人打死)要挟清廷,使它在适使问题上作出艰难的决定,即在次年签订的《烟台条约》中明文规定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道歉"。清廷决定"道歉"使臣并作公使常驻伦敦。当时它看中的人选是被奕诉、李鸿章推许为"第一流"洋务人才的郭高焘。
——邬克《他没有给国人丢脸》
材料二:郭嵩焘这时虽然还未曾走出过国门,但是借助于担任过广东巡抚的经历和对西洋事务的经意考察,他对西方列强的见解,不但比保守派,而且比洋务派领袖们也高出了一头,他在这里提出的“西洋立国有本有末”的论断,在中国近代文化交流史上是石破天惊的创见。当他出使英、法之后,通过对西方的亲身考察,思想更加激进,因而倍受各方攻击;归国之后,闭门居家都不得安宁。死后,即使李鸿章这样的大员出面请谥,朝廷亦不给。
——王兴国《郭嵩焘的两重不同的历史地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委派郭嵩焘为第一任驻西方国家公使的历史背景。(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回国后遭受攻击的原因。(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