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预测(2018年押题版)(九)
2018-10-17 02:36:07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
2、选择题 下列古代手工业技术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
3、综合题 观察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图片,回答问题。 (12分)

请回答:
(1)唐宋两朝的对外交流路线有何不同?(2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者在人员交流、交往内容上有什么差异?(4分)
(2)图中反映了明清两朝对外贸易分别呈现哪些新的变化?(2分)
(3)综合以上图片信息,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2分)
4、选择题 面对经济“滞胀”,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并重新出现持续增长。这种措施其实质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完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坚持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5、综合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松江府
|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
苏州府
|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
嘉兴府
|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
湖州府
|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简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8分)
(2)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2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8分) 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8分)
(4)根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