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二程遗书》载:“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反映的思想内涵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心即理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中引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理学家对妇女贞节的极端要求,他们认为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个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要服从准则,即要“存天理,灭人欲”。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身着经过改良的中式服装,出席挪威国王举行的国宴。下列对两人服装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中山装和旗袍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B.整体上体现了中国服装的传统格调
C.上衣口袋巾的设计融入了西式礼服的元素
D.服装穿着直接表达了中国的政治诉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读图的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D表述错误,服装体现不出什么政治诉求。由题干“经过改良的中式服装,”可知A、B正确;既然是改良后的,也融入了西式礼服的元素,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原文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因此是主张提倡知识分子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方能担当治国人才,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片面理解材料;C项材料未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as well.”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 ]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