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表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地区
| 工厂数
| 地区
| 工厂数
|
江苏
| 155
| 京津
| 455
|
浙江
| 42
| 山东
| 31
|
福建
| 20
| 奉天
| 19
|
广东
| 33
| 湖北
| 19
|
?
A.民族工业布局极不合理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原始积累
C.民族工业比例失调
D.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表格中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京津和江苏地区的工厂占了大多数,而其他地区则寥寥可数,可以推断“布局不合理”。资本原始积累指资本家获得第一桶金子来创办工厂;工业比例指重工业轻工业的比例;其他选项在材料中都体现不出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可以解释
A.国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正确性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科学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可行性
D.“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在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看出是在强调计划经济的弊端,所以这应该用来反证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事件最合适。题目中的A实行于三大改造时期,但是还没有实行计划经济;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本身是不科学的,所以不符合史实;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在是不用说明就存在的;所以排除ABD人民公社化运动恰恰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弊端的表现之一,所以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文告中的“会议”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胡志明所说的涉及到越南问题的会议是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故选D。。A、C两项的表述属亚非会议;B项是周恩来1953年12月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雅典的陪审法庭创建于梭伦改革时期,最初附属于公民大会。公元前5世纪中期,陪审法庭从公民大会中分离出来,成为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机构之一……由于陪审员人数众多,就预防了法官受贿的危险性……陪审员是在开庭时听取原告、被告和证人的口供,当他们弄清案情时,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事先不作商议。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明清两代……中央一级的 “三法司”,即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个机关而言。它们之间是互相监督制约又互相钳制的关系。……清代规定,外省的刑案,一律由刑部核复,未指定会同其他二司共同处理的,大理寺与都察院一般不必过问。三法司共审的,也规定由刑部主稿。在京的案件,也由刑部审理。……提刑按察使司掌管一省的司法工作,府、州、县的长官知府、知州、知县同时也是该级的司法负责人,而且司法工作是他们职分内很重要的一部分。
——韦庆远《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2世纪以前,英国虽然已是一个政治统一的国家,但司法体制和法律体系尚未实现全国统一。这种局面在12—13世纪发生根本变化。在此期间,国王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最后终于把全国司法置于国王法庭直接和间接的控制之下。亨利二世时期,陪审团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司法工具,…… 1176年的《北安普顿法令》……明确了陪审团和法官的不同职权,从而使大陪审团检举制度更加完善。12世纪后期,随着专职法庭的建立,职业法官逐步萌芽,司法审判权开始集中于职业法官手中。1268年,劳伦·德·布鲁克被任命为普通诉讼法庭的法官,他是第一个既非政府官员亦非高级教士而仅凭自己渊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办案经验而进入普通诉讼法庭的法官。此后,出身行政官员的法官越来越少,到13世纪末,在普通诉讼法法庭的审判席上已看不到行政官员的影子。12世纪后期,增加了法庭辩论程序,要求诉讼双方于公堂之上互相质疑、即席答辩,这需要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相当的辩论技巧,对于普通当事人来说,已难以独自完成诉讼过程。于是,一个以协助或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为业的新兴阶层——律师就应运而生了。
——程汉大《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
材料四?嗟乎!刑狱者,中西至不可同之一事也。犹忆不佞初游欧时,……尝语湘阴郭先生(即当时中国驻英公使郭嵩焘),谓英国与诸欧之所以富强,公理日伸,其端在此一事;先生深以为然,见谓卓识。
——严复《法意?案语自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雅典、中国明清时期审判制度的异同。(14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英国审判制度“革命性变化”。(6分)
(3)依据以上材料,以文明史研究范式的基本观点谈谈你对中英审判制度差异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1)异:雅典审判机构由抽签产生,中国由中央或地方兼理;雅典有陪审机构,中国主要由政府指定的机构。同:审判过程受监督,审判程序严密,相对公平。
(2)变化:陪审团制度逐渐完善,审判权集中于专职法官,产生专职的律师队伍,
(3)审判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审判制度了落后于西方等。
本题解析:
(1)依据材料“...陪审法庭从公民大会中分离出来,成为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机构之一……由于陪审员人数众多,就预防了法官受贿的危险性...明清两代……中央一级的 “三法司”...它们之间是互相监督制约又互相钳制的关系...提刑按察使司掌管一省的司法工作,府、州、县的长官知府、知州、知县同时也是该级的司法负责人,而且司法工作是他们职分内很重要的一部分。”,即可概括出雅典、中国明清时期审判制度的异同。注意分开异和同来说明。
(2)依据材料三“...但司法体制和法律体系尚未实现全国统一...亨利二世时期,陪审团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司法工具...从而使大陪审团检举制度更加完善。12世纪后期,随着专职法庭的建立,职业法官逐步萌芽,司法审判权开始集中于职业法官手中...到13世纪末,在普通诉讼法法庭的审判席上已看不到行政官员的影子。12世纪后期,增加了法庭辩论程序...于是,一个以协助或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为业的新兴阶层——律师就应运而生了。”,即可概括说明英国审判制度“革命性变化”。注意强调的是变化。
(3)依据以上材料“谓英国与诸欧之所以富强,公理日伸,其端在此一事;先生深以为然,见谓卓识。”,可知中国的审判制度了落后于西方。同时可以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认识,注意是用文明史研究范式的基本观点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1980年8月,邓小平仵问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们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文革”给我们的启示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①、②是正确;③是表现,因此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