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1年,第31届世界兵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样的举动
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
B.是可笑的,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
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两国关系改善
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赞曰: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
——班固《汉书》
材料二?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虽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确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我近来仔细研究《王莽传》及《食货志》及《周礼》,才知道王莽一班人确是社会主义者。”“王莽实行的五均六管之制,“都是‘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他们的目的都是‘均众庶,抑兼并’。但当那个时代国家的组织还不够完备,这种大计画的干涉政策,当然不能一是收效。”“可以知道当日的政治家确能了解 ‘国家社会主义,的精义,六管都是民间的‘公共用具’私人自做,势必不能,若让少数富贾豪民去做,贫民必受他们的剥削。社会主义者所以主张把这种‘公共用具’一切收归社会(或国家)办理。这个意思即是王莽的政策的用意,那是无可疑的了。”“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兼并’的人,……两千年来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根据胡适《王莽: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者》(1922年)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班固对王莽及其改制的态度并予以说明。(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胡适对王莽及其改制的态度(3分),分析班固、胡适对王莽及其改制态度差异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总体上持否定、贬斥态度。具体表现:认为王莽表里不一、骗取名望;非法获得政权,即外戚专权;王莽统治及改革对当时社会所造成了深重的危害。(6分)
(2)态度:肯定与理解。(3分)
原因:班固以正统史观和道德观为标准来评价王莽及其改制;胡适更多的是从当时社会、政治、历史等方面的情势出发来理解王莽获得政权和王莽的改制。(6分)
本题解析:
(1)提取材料一的关键信息,班固认为:“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王莽表里不一、骗取名望;以外戚身份非法获得政权。其改革“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2)材料二中胡适认为王莽是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兼并’”的“社会主义者”,对王莽改革持肯定态度。由于班固和胡适所处的时代不同、阶级立场不同、目的不同,导致对王莽改制的认识大相径庭。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粮食与农业总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1%。发展中国家粮食与农业产量平均年增长率有所提高,由70年代的年均增长3%增加到3.3%。中国的增长率为4.4%。造成中国粮食增长率提高的原因有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②“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
③“人民公社”体制的打破?④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3年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成功,提高了水稻的产量。①②③符合题意;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排除④。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校学生准备举办一个“文革往事”的讲座,他们打算请亲身经历过文革时期的老师做主讲人,请你根据下面几位老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最合适的主讲人(? )
A.黄老师 1947年
B.张老师 1966年
C.李老师 1972年
D.郑老师 1978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革”正式爆发是在1966年,应该寻找当时的成年人做讲座,因为成年人比儿童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强,对“文革”的认识更加深刻,所以结合备选项中的四位人物,只有A在“文革”是成年人,B C两项是未成年人,D出生在“文革”之后,所以答案选A。
点评:高考对“文化大革命”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党内“左倾”错误占据主导地位,重要原因是毛泽东对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②“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③“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筑了铁路淞沪线,旋被当地官员以重金购去后拆毁,后清廷又命盛宣怀再筑,于1898年完工通车。下图为当时“先锋”号火车头运抵淞沪铁路时的情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876年修筑的淞沪铁路标志中国铁路事业的诞生
B.1876年修筑的淞沪沪铁路使用了电力驱动的火车头
C.淞沪线的命运反映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艰难
D.1898年通车的淞沪铁路彻底结束了列强垄断的局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1876年以及“于1898年完工通车。右图为当时“先锋”号火车头运抵淞沪铁路时的情景”说明淞沪线的命运反映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艰难,故本题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