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5年2月19日,美国和日本在华盛顿召开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首次将台海形势纳入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这表明
A.中美关系重新开始恶化
B.日本恢复了军国主义
C.美日是中国凶恶的敌人
D.美日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中关键在于美日将台海形势纳入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这表明美日的意图是想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发展。故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人把总路线比喻为“一体两翼”,一体是实现工业化,两翼是消灭私有制
B.小明的父亲拿着土地证高高兴兴申请入社(合作社)
C.当时全国出现了一片建设的热潮
D.民族资本家害怕改造,不断破坏工厂设备,藏匿财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民族资本家有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另外专政的工具使其很难进行破坏等行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都察院?④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主管秘书兼管监察;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位卑权重”,可以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宋元:北宋在地方上设通判,用以牵制监督知州;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清朝军机处为辅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构,不属于监察机关,因此选A。
点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具体内容是高考的热点。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与中国近现代、世界近现代的监督机构的对比是高考的冷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B.“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所说的言论实际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主观感受;选项B的观点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法,强调主观感受,所以二者极其相似,正确答案为B;其余选项与此不同,所以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本题14分)
材料一?湘茶生产可以追溯到汉代甚至更为久远的时代,《汉书地理志》中的“荼陵”即为茶陵。20世纪70年代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有茶叶(现藏于湖南博物馆),并有“茶”字简文和木牌。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早在唐宋时期,湖南各地便拥有“仙芝、玉律、先春、绿芽等二十六种”优质名茶品种,其中不少还是向朝庭进贡的贡茶。在茶叶的加工制作工艺上,唐代时期的南岳衡山,便掌握了蒸青困茶的技术,并有“?白鹤茶”、“石廪茶”等名品向朝庭进贡;到了明代又有了草子、杨树、雨前、雨后等散茶名品。据各地方志记载,唐宋时期向朝庭的贡品茶还有古丈毛尖,沅陵碣滩茶,安化云雾茶、渠水薄,岳阳君山之黄鹤翎、君山毛尖,资兴狗脑茶,常宁塔山山岚茶,永兴黄竹白毫等。
材料二?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形容,“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 ”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
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 336881 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荷盾,获利651629荷盾。鸦片战争前的140 年中, 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 437 564两白银。
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茶叶交易,“从中国来的茶叶,提供了英国国库收入十分之一”。1773年,东印度公司装载342箱中国茶叶的船只开进波士顿港,企图低价倾销,波士顿群众将船上的茶叶全部倒入大海。英国政府采取高压政策,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终于导致北美独立战争(波士顿倾茶事件)。
材料三?近代前后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茶农数估算表
年代类别
| 万亩植茶面积
| 产量(万担)
| 内销(万担)
| 外销(万担)
|
1832--37平均
| 521
| 260.5
| 200
| 60.5
|
1861
| 625
| 312.5
| 202.5
| 110
|
1871
| 819
| 409.5
| 202.5
| 207
|
1886
| 934.9
| 567.46
| 205
| 362.46
|
1894
| 841.6
| 420.8
| 207.5
| 213.3
|
1901
| 674.6
| 337.3
| 210
| 127.3
|
?
材料四?据上海商会记载,1887年上海工夫茶的平均价格就达每担14.5两,而印度茶每担14两银就可获利。 1889年,印度茶叶出口英国市场的总值第一次超过了中国,达9450万磅,高出中国整整1472万磅。而中国的茶叶种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几天”。“中国种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草,亦不删除旁枝,又不换去老树,又不移种新地”。 资本不足的茶农和茶商在苛捐重压下,为求生存,于是,将本应用于制茶工艺改进上的智慧,用在了茶叶的制假上。
请回答:
(1)料一反映古代湖南茶叶生产的哪些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5分)
(3)据材料三概述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变化趋势,(2分)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产茶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种类多;技术高,质量好,闻名全国(成为贡品)。(3分,任答出3点可得满分)
2.影响:促进欧洲医药事业发展;改变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茶叶贸易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巨大利润;成为一些殖民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也造成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茶叶贸易的冲突,成为北美殖民地革命的导火线。(5分,任答出5点可得满分)
3.趋势:19世纪30-80年代,茶叶生产、外销量迅速增长。19世纪90年代后,茶叶生产、外销量迅速回落。(2分)
增长原因:鸦片战争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经济解体,加速农产品商品化;口岸增开、关税降低,促使中外贸易激增。(2分)?
回落原因:国际市场上印度茶的竞争;中国茶叶生产技术、经营方式落后,苛捐杂税重,成本高;出现假冒伪劣再现等。(2分)
本题解析:1.要有效的归纳材料一的主要信息:“追溯到汉代甚至更为久远的时代”,“不少还是向朝庭进贡的贡茶”,“据各地方志记载”。
2.找准材料上的有效信息归纳:“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一种高尚的消遣”,“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茶叶交易”,“终于导致北美独立战争”。
3.第一问抓住主要变化的栏目“外销”。第二问要结合材料上变化的时间年代进行重大经济事件的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