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5年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赋诗“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下列关于本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受到亚非国家的普遍关注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亚非拉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C.美苏“冷战”对峙,加大了对亚非等中间地带的争夺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B表述正确,1953年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表述正确,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D表述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A表述不正确,因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为标志,符合题意。
点评:逆向型选择题(否定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取否定式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错误的”、“不包括”、“无关的”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它主要适用于难度稍大的组合型选择题和逆向型选择题,重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和比较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目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责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治方式,并分析民本思想的内涵。(6分)(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筒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5分)
参考答案:
(1)主要思想: 民为邦本; 因民利而利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2分)理想政治: 君主用贤人, 行仁政;(2 分)思想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2 分)
(2)主要思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 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2 分)
(3)本质区别, 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 最终形成 “主权在民” 的认识。(2 分)历史必然性: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 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依据材料一内容不难直接概括出儒家民本思想的内容,即民为邦本; 因民利而利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其理想的统治方式是君主用贤人, 行仁政;民本思想的内涵是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2)本题也是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依据材料二文字内容可直接概括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 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本质差异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以找出答案,即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 最终形成 “主权在民” 的认识;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必然性在于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民国之初,跪拜、作揖等被鞠躬、握手取代,“大人”、“老爷”等被“先生”、“君”取代,造成这种礼仪变化的历史背景包括
①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②教育制度的改革③五四运动的洗礼?④民国政府的大力提倡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民国之初”,②③显然与这一时间限制不符,可以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在仕途失意时,往往寄情于山水,这种做法受到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A.庄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