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49 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从以上表格内容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的是
A.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C.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
D.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表格内容是政府领导机构的构成,不体现人大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
材料二:下列两幅图分别是清朝(左下图)和民国时期(右下图)的妇女绣花鞋

材料三:20多年前,“毛氏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见图一)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见图二、图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3分)并分析其目的。(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哪些运动为中国近代民俗的演变开辟了道路?(2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由毛氏中山装”到多姿多彩服饰的变化原因。(4分)
(4)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主张放足、断发、易服(3分)目的:革除陋习以开民智、兴民权,为变法提供条件(2分)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
(3)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解放,审美水平提高;经济全球化人们视野扩展。(4分)
(4)认识:社会习俗变化与经济发展分不开;变化与时代要求(即政治状况)相一致,有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习俗;政治革命为社会习俗发生变化扫除了障碍。(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8江苏)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图片下方的时间1953年4月,这个时期正在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选A。B项中的公私合营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实行的措施,不选。C项中的人民公社是在1958年开始实行的。D项包产到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反映官僚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三种形态的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其中①为自然经济,②为洋务经济,③为外商企业经济,④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⑤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出现于1927年以后,故选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如图,下面四幅图最能体现中国历史上皇权变化特征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古代史上,皇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但是呈现出来皇权不断地加强,相权不断地削弱的趋势。故选B。其它各项与史实不符。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来看,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与地方分权不断削弱。与此相关的削弱相权和地方分权的措施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