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贞观政要》一书中记载,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
A.稳定社会秩序
B.维护地主阶级长久利益
C.忧怜百姓
D.完善各项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答案是。此题解答的关键先要看懂材料,弄懂“本质”的含义,“本质”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的根本属性。一般来说,封建统治阶级采取任何措施其根本目的必然反映其阶级属性,维护其阶级的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领域不包括
[? ]
A、取消贸易壁垒
B、保护知识产权
C、可持续发展方面
D、关税同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东西方不同制度下,各国的决策机构不尽相同,反映了东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①中国隋朝时对高丽用兵,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1分)
理由是?(1分)
? ②公元前420年的雅典: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1分)
理由是?(1分)
? ③1840年英国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1分)
理由是?(1分)
? ④1879年德国对法国宣战,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1分)
理由是?(1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要如何通过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要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2分)?并指出英国政体有别于美国政体的主要表现。(4分)
参考答案:(1)①皇帝(1分)? 理由:皇权至高无上,掌握国家一切军政大权。(1分)?
②公民大会(1分)?理由: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1分)?
③议会(1分)? 理由:议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力中枢,掌握实权。(1分)? ④皇帝(1分)? 理由: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国家元首拥有宣战权。(1分)?
(2)特征:总统掌握行政权,但受到国会的制约(1分)内阁只对总统负责。(1分)? ?表现:英国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解散议会。(2分)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2分)
本题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古今中外的政治体制的特点。中国古代的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皇权至上;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近代英国的权力中心是议会,也是决策机构;德国虽然建立了近代的政体,但是其权力中心还是在皇帝身上。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答案。(2)此题考查的是英国与美国的政体特点。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内阁就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因此丘吉尔需要取得内阁成员的一致;美国是三权分立的体制,需要考虑国会的制衡作用。
点评:此题涵盖了古今中外主要的政体类型,跨度比较的大,需要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把握。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和雅典的政治体制的比较、英国同德国政治体制的比较和美国与英国的政治体制的比较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结合历史背景,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参考答案:
(1)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积极发展国防高新科技。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2)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原因: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也有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本题解析:战略决策的制定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针对不同的历史背景,党和政府制定了不同的科技发展决策。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中国人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科技有利于:
A.提高蔬菜产量
B.增加农民收入
C.提高粮食产量
D.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选项,A和C都没有全面概括题干现象,排除A和C。题干描述袁隆平和王乐义科技带头影响时都是从全国人民的角度阐述的,不单纯是才农民角度阐述,所以B说法错误,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全面理解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