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君主近臣,代起执政”说的是汉武帝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是为内朝;“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指的是原来的地位较高的三公,成为外朝。对重要的政事,先由内朝做出决策,这样削弱了外朝的权力。A项符合题意。B项错在剥夺,汉武帝时只是削弱;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发生在东汉光武帝时,排除C;D项为隋唐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又是一个大变动。”两个“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治制度。秦朝时期建立了三公九卿制,西汉时期继承了这一制度,因此题干中说“是一个大变动”,唐朝时期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也是一个大变动。九品中正制是两晋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建立。郡县制在秦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在元朝时期出现,内阁制在明朝时期确立。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17年9月14—21日八天内,皇帝平均每天要处理411件政事。为减轻负担,明太祖
A.废除丞相
B.设置内阁
C.设殿阁大学士
D.实行八股取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废除丞相后,为减轻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帮皇帝处理政务,因此C正确。而当时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因此A错,B项是明成祖设置;D项仅仅是一种科举取士的办法。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文学的主要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