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
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材料三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五十二条 法官在任中不得减俸或转职。非依法律受刑罚宣告或应免职之惩戒处分,不得解职。惩戒条规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5分)
(2)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 (7分)
(3)依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6分)
2、选择题 科举制度成为我国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在:
A.秦朝
B.魏晋南北朝
C.两汉
D.隋唐
3、选择题 下面是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姓名
| 离职原因
| 任职时间
| 姓名
| 离职原因
| 任职时间
|
窦婴
| 免职
| 1年又2月
| 李蔡
| 畏罪自杀
| 3年
|
公孙弘
| 去世
| 2年又4月
| 赵周
| 下狱死
| 2年又7月
|
许昌
| 免职
| 3年又8月
| 刘屈
|
4、选择题 乾隆皇帝曾说:“权衡悉由朕亲裁”,嘉庆皇帝则盛赞“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这两位皇帝如此得意,主要是因为
A.议政王大臣会议被皇帝控制 B.军机处的设立
C
.宰相制度的废除 D.内阁只获得了票拟权
5、选择题 李约瑟指出:“中国的计算人员和星官为印度人发展只需要九个符号的计算方法开辟了道路”。该项数学成就是
A.十进位记数法
B.勾股定理
C.九九乘法表
D.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