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是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81年,处于春秋时期,国家大分裂,故A、C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解答本题需要关注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秩序被打破,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材料中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国君控制国政,实际也反映了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破坏,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先以德行为标准,再以门第为标准,再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3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三则材料所展示出的是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过程,通过三则材料我们能够发现中古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特点:先以德行为标准,再以门第为标准,再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皇帝有关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废除丞相制度发生在明太祖时期,设立“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军机处的设立时雍正帝时期,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朝,因此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著名学者余英时在论及科举时说:无论是东汉“孝廉”还是宋、明、清“进士”,都是在各地区均衡分配的大原则下产生的。而且地区分配的要求来自“士”阶层的内部,也不能归之于皇权的片面操纵。东汉“孝廉”与人口成比例出于“公卿会议”;北宋“逐路取人”则经过南北士大夫长期争论而获致;明代分南、北、中卷也起源于洪武时北方落第举人的抗争。……各地“孝廉”或“进士”往往在政府中为自己地方的利害说话。这当然谈不上是代议制,但不能否认科举制有时也发挥了一点间接的代议功能。这里余英时强调的是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B.没有坚持“取士唯才是择”的标准
C.遵循了地域均衡分配的原则
D.具备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功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突出的是古代选官中存在的以地域来分配名额的现象,察举制和科举制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可见科举制也存在着地域原则,所以不全是按才能录取,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其简称与西周分封制有渊源的是
A.晋088888
B.豫BL9276
C.鄂J00002
D.吉A-DF15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度。山西简称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晋是西周的诸侯国。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文学的主要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