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以下各项,对于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过程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②经济区域集团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开始的标志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共同体
C.欧洲联盟
D.欧元的启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BCD都是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A是1951年;B是1967年;C是1993年;D是1999年。故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3年6月11日至26日,中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15天,与目标飞行器进行无人或载人交会对接,并首次开展了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201 3年6月17至20日,蛟龙号在南海连续4次下潜作业,分别搭载3位科学家下潜,并取得大量样品。此材料反映了
①我国科技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科技成就彰显了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
③科技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④中国航天科技和深潜技术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没有出现与其他国家科技发展的成果时间的比较问题,所以不能反映我国科技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第③“科技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明显错误。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需要大量国家财政与科技人才的支持,新中国在科技领域里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成就。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说明发展中国家是没有发言权的,选项A的意思还是发达国家给予的,B则说了要“接受”, 很明显AB都不对,c直接讲到了发达国家,与题意无关了。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离,高下相倾”,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
A.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B.认为人类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C.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D.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表明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可以相互转化,这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A、C、D项正确,B项不正确。
点评: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1)哲学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2)政治主张: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3)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停运动,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