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诗文证史
某校高三历史老师布置同学们自学《现代史学名家》一课,小王同学对陈寅恪提倡的 91ExAm.org“诗文证史”方法特别感兴趣,查找到以下材料,并提出若干问题:
材料一?诗文证史法,或曰诗史互证法,即一方面以诗文或小说来证史,或补正史事的阙误,或别备史事的异说;另一方面,以史来证诗文或小说,或考证作品的今典,或寻绎诗文的通解。
材料二?以诗史互证,自推陈寅恪先生为最著。陈先生才思高敏,学养深厚,能就诗史曲折互证,成其新解。他说:“我之所以要搞唐诗证唐史,是因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很多错误。但唐代的诗歌则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实录,唐史的复杂性与接触面广这些特点,都在唐诗中有反映,成为最原始的实录。文章合为时而作,所以唐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摘自上师大古籍研究所虞云国《陈寅恪史学方法论》
问题:(8分)
(1)依据“诗文证史”法,如进一步探究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和希腊的历史,你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哪些史诗的证史价值?(3分)
(2)除“诗文证史”的研究方法,请再举一例证史方法并作简要介绍。(3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诗文证史”这一治史方法?(2分)
参考答案:(1)史诗:两河流域——《吉尔伽美什》、古代印度——《摩珂婆罗多》或《罗摩衍那》、古希腊——《荷马史诗》等。(3分)
(2)如“图像证史”。 “图像证史”是指在正常的历史研究中采用图像、图画、图表等手段对所涉及的历史进行梳理,证实的过程(举例1分,也可举如“考古发现”或“文物证史”、“考古与文献互证法”等证实途径或方法。介绍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3)利:这种方法使历史研究拥有更丰富、形象的文学史料作为印证;将文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历史研究视野、材料和方法上,都开拓出新途径。弊:诗歌及小说等仍属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或艺术加工,不能等同历史。
(能从辨证角度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客观上所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A.使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B.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技术条件
C.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D.刺激官僚、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的要求看,要回答的是外国列强经济侵略对民族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排除A项;B项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D项是洋务运动的影响。因此ABD项均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自然经济在外国商品倾销下逐渐的解体,提供了市场条件。
点评:近代在列强的商品倾销下,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耕织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此外,还要知道,此时中国还出现了民族工业和洋务企业,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由此开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中国的洋务企业的作用和近代民族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这是考试的重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表是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九位皇帝作出的打分评价。
?
| 资质
| 本性
| 体格
| 教育
| 责任感
| 统驭
| 应变
| 私生活
| 机遇
| 得分
| 名次
|
顺治
| 上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下
| 下
| 中
| 83
| 8
|
康熙
| 上
| 上
| 上
| 中
| 上
| 上
| 上
| 上
| 上
| 117
| 1
|
雍正
| 中
| 下
| 中
| 中
| 上
| 上
| 上
| 上
| 中
| 107
| 3
|
乾隆
| 上
| 中
| 上
| 上
| 上
| 上
| 上
| 中
| 上
| 110
| 2
|
嘉庆
| 中
| 上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95
| 4
|
道光
| 下
| 中
| 中
| 中
| 上
| 下
| 下
| 上
| 下
| 85
| 7
|
咸丰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上
| 中
| 下
| 下
| 93
| 5
|
同治
| 中
| 中
| 中
| 下
| 中
| 下
| 下
| 下
| 中
| 68
| 9
|
光绪
| 中
| 中
| 下
| 中
| 中
| 中
| 下
| 上
| 下
| 87
| 6
|
注:“统驭”指治理国家的能力,“机遇”指国运等。
请回答:
小题1: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把汉武帝也放在表中评价,他的统驭一项应该可以位列上等,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小题2:你是否同意高阳将康熙和乾隆的机遇列为上等这个观点,请结合当时中外史实加以说明。
小题3:光绪(1875—1908在位)的机遇被列为下等,请结合这一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小题4:为了改变光绪统治时期机遇下等的状况,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别进行哪些重大斗争?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
小题1:政治上:创立中外朝制度,创立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育上:创立太学
小题2:不同意。与当时的欧洲相比,中国开始落后;欧洲政治上出现民主代议制,中国君主专制加强,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文化上,中国思想界理学占主导,西方国学先后出现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外交上,欧洲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中国闭关锁国。
同意。当时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发达,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科技取得重大成就,西学东渐的出现,这些都是中国社会出现进步的重要因素,不过当时中国并未抓住这个机遇,导致后来的落后。
小题3:光绪在位时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支持变法却遭遇镇压而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小题4:民族资产阶级:领导辛亥革命,掀起实业救国运动,国共合作发动国民大革命,结果都没有使中国的命运得到根本改变。
无产阶级: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本题解析:
小题1:第一问实际上考查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小题2:第二问意在让学生对康乾盛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从长远开看中国的发展趋势是落后的
小题3:第三问突出强调了当时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加强的时代背景
小题4:第四问意在考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探索及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学说主要发扬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孔子言仁而孟子益之以言”。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孟子主张(?)
A.“制天命而用之”
B.以德治民
C.施行“仁政”
D.“以法为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中国近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姻情况
| 新式婚姻情况
|
1.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2.问名(互问庚贴卜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假(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
(1)依据材料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的进步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不同:观念:男女婚姻自主,平等;礼仪:由繁琐到相对简单,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
(2)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的传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材料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这种题型要细心留意材料中所透露出来的人物、事件等信息,要坚持紧扣材料,论从史出的原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把它放在跟教材相吻合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