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事件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新中国成立③改革开放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②③所列事件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49年,这串“东海捧出的珍珠”再次与“母亲”分离。为了让她早日“回来”,邓小平提出
A.“一国两制”构想
B.八项主张
C.“九条方针”
D.“九二共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为解决台湾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故答案选择A项。“九二共识”和八项主张是江泽民执政时,故B、D项不正确;“九条方针”是叶剑英提出,故C项不正确。
点评: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命题主要集中在:(1)再认再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评价认识其历史意义;(2)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涵或对相关材料作出正确解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原因是(?)
①自然经济日益解体?②农民手工业者贫困破产提供大批劳动力?③洋务企业和外商企业的影响?④部分地主官僚和绅商残酷盘剥劳动人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④项内容在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存在,不可能成为新生产方式产生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中法建交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感召
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法力图在外交上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D.中法两国奉行“无敌国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60年代、“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中法角色的共性是向美苏两极霸权的挑战,说明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故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访问印度与缅甸时提出的,故A项错误;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70年代,故B项错误;D项“奉行”无敌国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77年10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强调要敢于冲破阻力,推翻“四人帮”—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该文发表的直接目的是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B.为平凡冤假错案作舆论准备
C.为健全民主法治建设大力疾呼
D.为改革开放造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A项排除;由“推翻‘四人帮’—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分析可知纠正干部路线的直接目的是为平凡冤假错案作舆论准备,B项正确;C项不符合“直接目的”的要求;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项不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