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22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提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为此地主阶级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2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又感觉到“制度”上的不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走民主共和道路。革命派开展的重大实践活动是什么?(1分)该活动最重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3)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该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判断题 “论者不察,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此说甚谬,夫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查西洋各国,数十年来,讲求轮船之制,互相师法,制作日新,独中国狃(拘泥,狃音扭)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焉!”根据材料判断作者应是
[? ]
A.慈禧太后?
B.奕?
C.康有为?
D.孙中山
3、判断题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4、判断题 被誉为洋务派第一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 ]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训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弼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愚以为在今日又宜曰“鉴诸国”。……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五?本社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其思想主张?(4分)
(2)材料三中的作者梁启超属于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2分)该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3)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主张是什么?(2分)其指导下的政治实践是什么?(2分)
⑷材料五所说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4分)
(5)结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