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面关于洋务派的评价,不属于维新派对其评价观点的是:
[? ]
A.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
B.“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C.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D.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思想家:卢梭。
(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按照这一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对1840—1911年间的重要事件评价较高的应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国民大革命?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1864年;国民大革命是1924—1927;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晚清有御史上奏称:“今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 ]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为北京贡院遗址,是明清两代举行会试的地方。它见证了我国选官制度的衰败,该贡院的历史使命终结于?

[? ]
A.戊戌变法? ?
B.清末“新政”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