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
A.调动职工积极性
B.按劳分配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施“走出去”战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大力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活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答案选C,A B D三项表述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点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农村体制改革和城市体制改革,农村体制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搞活国有企业。同时,需要注意的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领先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牢固的社会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向南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①连云港 ②烟台 ③北海 ④南通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地理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可先根据四个城市所处的省份作出解答。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列宁选集》第四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意义。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列宁和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主张有何类似的发展与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国家工业化基础。
(3)基本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市场经济体制)。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基础。发展与突破:(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有
①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改革为我们提供借鉴
②邓小平个人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
③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社会现状的需要
④建国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②不属于社会背景,首先应排除,①是当时的国际背景,因此A、C、D三项均可排除,B项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