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5-28 22:37:17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上,一度形成“东学西渐”的局面,该局面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来源:www.91exam.org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所谓“东学西渐”,是指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传到西方,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就是在宋元时期传播到西方的。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与西方交流的主要是经济方面,而到明清时期,西方出现了近代科学,出现了“西学东渐”的情况了。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宗,尊祖庙也”,意思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 ) A.以宗教信仰为纽带 B.以血缘家族为纽带 C.以活动地域为纽带 D.以土地财产为纽带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和简单的迁移能力。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尊崇共同的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次序以及宗族成员各种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制 。其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制定分封等级,有大宗、小宗之别,大宗统帅小宗。“大宗”是按嫡长子继承制形成的大系统。“小宗 ”则是 由嫡长子以外的嫡子和庶子分别组成的小系统 。据此可以选出本题的答案为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个民族或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对于相应的地域或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有深刻的影响。“祖宗之法”是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的“政治文化”则呈现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两宋对于“祖宗之法”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①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②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③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④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1)依据所学知识,在标示的①②③④中任选两点,予以说明。(8分)你如何评价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4分) 材料二 在启蒙运动中,“人们逐渐相信,当前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已非过去所能比拟,将来在各个领域注定会出现没有止境的进步”。(P.L.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由于人类是可以改善的,因此他们认为变革和进步可以逐步改良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制度必须进行改革”。(P.T.马修斯等《西方人文Ⅲ: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的上述政治理念的影响之下,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变革。 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大事记
年代
| 事件
| 1830年
| 法国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 1832年
| 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 1848年
| 法国二月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 1861年
| 撒丁王朝基本统一意大利,实行君主立宪制
| 1867年
| 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 1871年
| 德意志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 1875年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男性公民均获得选举权,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 1884年
| 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怎样的政治文化理念?(4分)依据上表,概括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的主要方面?(6分)任选其中一个方面予以说明。(3分)
参考答案:(1)① 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宋朝把兵权、行政权、财政权收归中央,消除了分裂割据的基础。 ②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设立“二府三司”,分割宰相的权力。皇帝得以总揽大权。(4分) ③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分散军权。重文轻武。(4分) ④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保证了长治久安。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无法克服统治危机,北宋走向衰落。(4分)(言之成理,观点理解准确、史实运用得当,即可得分) 评价:有利宋朝统治的稳固;造成宋朝政治保守和僵化。(4分) (2)理念: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应该进行变革。(4分) 主要方面:近代民主政体的扩展;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发展;统一和近代民族国家形成。(6分) 说明:例1,英国、法国、德国进行议会选举权方面的变革,代议制民主发展。(3分) 例2,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进程加快(3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宋代的政治制度。解答本题需要把宋代政治制度实施的背景、具体的内容以及特点三者相结合。宋朝重视“祖宗之法”,一方面有利于宋朝的稳固,另一方面也使宋朝在政治上“没有建树”,造成了贫弱局面。 第(2)问表格中是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大事,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欧洲国家进行了政治制度方面的变革。这说明西方的民主政治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也能体现出这是历史的进步。拿英国为例从1832年议会改革到1884年,工业资产阶级、城市工人、农村工人和矿工先后获得选举权,说明民主进一步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点评:本题有难度。宋朝统治者为防止藩镇割据和大臣、外戚、女后、宦官的擅权,镇压劳动人民的反抗,以及防御辽、西夏的侵扰,把政治、军事、财政大权最大限度的集中到朝廷,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其特点有中央集权、皇帝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轻武和军事上内重外轻。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不断的扩展并不断地发展完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政治文化不尽相同。所以学生在学习中西方的政治文明时一定要注意区分。 注意答题要规范,必要的文字说明要写好。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古代中国都城经历了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的变迁。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唐朝以后都城
 ①通运输比较便捷 ②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保持一致 ③逐渐东移近海 ④明成祖迁都的北京缺点是“远饷近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图片示意图可以看出宋、元、明、清时期都城均在运河沿岸,因此交通运输比较便捷,且逐渐东移靠近大海,,由已学史实可知明成祖迁都北京,但是随着明朝疆域的缩小,特别是北方退至长城一带,北京的位置越来越不安全,形成了所谓的“远饷近虏”的局面,因此①③④符合题意,而此时期政治、经济中心逐渐分离,因此②表述不合史实,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都城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地区建制沿革和机构的设置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以下是江西地区部分时期建制或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豫章郡——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江西巡抚”,其对应的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A.秦朝——唐朝——宋朝——明朝
B.秦朝——唐朝——元朝——明朝
C.汉朝——唐朝——宋朝——清朝
D.汉朝——元朝——明朝——清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依据所学,秦汉的时候,地方上主要是郡县两级;唐代的时候,长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宋代的时候是路州县三级;元代的时候,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四级;明清时期,基本上沿用元制,一省最高长官称巡抚。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