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5-31 08:37:14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两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两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 C.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D.“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回答: (1)材料一中左图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材料一中右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三省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设置有何目的?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选择题 “明代内阁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实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明朝内阁是个虚设无权的政府机构 B.内阁不是法定的最高决策机构 C.内阁是统帅六部的最高行政机构 D.内阁首辅大臣行使丞相权
|
4、选择题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②皇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5、选择题 雅典对人类政治文明史最主要的贡献是
A.君主制
B.民主制
C.寡头制
D.僭主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