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出现这则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

A.福建农民科学种田
B.当时“浮夸风”盛行
C.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高
D.福建实行分田到户政策
2、判断题 羁縻府州是唐朝对少数民族地方实行的一种间接统治形式,下列关于这种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突厥归附后,唐太宗在其部落原处设置的管理机构
B.羁縻府州的首领是由唐中央政权重新任命的,官位可以世袭
C.羁縻府州管理下的各部落,不编户籍,不上贡赋
D.所属州县通常都由都督府节制,大者为府,小者为州
3、判断题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在促进三国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以超级大国的身份操纵组织
B.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三国在关税同盟上存在分歧
D.三国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矛盾重重
4、判断题 新华网2010年4月报道,我国三个地区正在争夺唐代诗人李白故里的称号并进行了相应宣传开发.同时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也加入争夺行列并和中国相关城市草签了一系列文化和经济合作意向。两国四地争夺李白故里的根本性因素是
A.李白的文学成就
B.唐诗的魅力
C.历史文化的经济价值
D.学术研究的严谨性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联盟的威胁加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材料二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上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和平,它可以在天下中投下举足重轻的砝码。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三 1967年,三个机构和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材料四?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天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促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4分)
(2)从材料三欧共体的建立到材料四欧盟的成立,反映了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是什么?(2分)
(3)欧共体的成长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