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图是1950年北京市丰台区供销社发行的社员股票,该股票发行的目的是

A.提高农民土地改革的积极性
B.帮助农民恢复和发展生产
C.引导农民走人民公社化道路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时投赞成票的国家可能有
①阿尔巴尼亚?②阿尔及利亚
③巴基斯坦?④日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1971年的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全力支持下通过的,日本当时与中国是处于敌对状态,中日关系正常化并建交是在1972年,所以当时投造成票的国家不要可能有日本,故排除第④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l?开元、天宝,世皆以为有唐盛衰治乱之界,其实非也。传曰:拔乱世,反之正。欲言拔乱,则必举致乱之源而尽去之,玄宗则安能?彼其放纵淫乱之习,一切无异于前人,特即住之初,承极乱之后,不得不稍事整顿耳。积习既久,终难自拔,则阅时不久,复蹈前人之覆辙矣。
材料2?然唐之宫廷,夸毗之习深矣,帝初非拔俗之流,其安能久自振饬?帝以开元十三年封泰山……车骑数万……名曰登封,实游观也。……帝屡幸东都及骊山,……作行宫千余间,广温泉宫为华清宫……此何异于隋炀帝之所为邪?
材料3?《旧唐书·本纪》栽:“开元二十五年,大理少卿徐岵奏天下断死刑五十八,……二十八年,又书频席丰稔,京师米斛不满二百,天下必安,虽行万里,不持兵刃。”(此)与贞观史官之矫诬,如出一辙。
——以上材料均引自《隋唐五代史·开元天宝治乱》
请回答:
(1)简要归纳出三段材料的主要观点。
(2)你认为材料1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唐玄宗与隋炀帝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4)你同意材料3对《旧唐书·本纪》叙述的评价吗?《旧唐书·本纪》为什么要这样记载?
参考答案:
(1)唐朝的衰乱并非始自天宝年间(唐玄宗后期),实际上在开元年间(唐玄宗前期)即有“致乱之源”。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行为与隋炀帝无异。
(旧唐书》记述庸玄宗开元年问的太平盛世有夸大不实之词。
(2)正确,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从渐进到突变,?
唐玄宗前期曾对宫廷流俗进行整顿,但却不能根除,自己电逐渐流俗,“复蹈前人覆辙”。?
(3)大兴土木,到各地游乐。?
(4)同意。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美化封建统治,掩盖阶级压迫、贫富对立的现实。
本题解析:本题围绕唐玄宗开元、天宝统治组织材料,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解题关键是比较三则材料共同点.特别是抓住材料的立足点,即唐玄宗统治自开元年问就已暴露危机,答题时一定要注意紧扣材料.抛开教材观点的成见。另外要仔细地体会材料3的中心是什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下列有关避讳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避讳现象反映了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深刻影响
②反映了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
③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
④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
| 人力 车
| 马车
| 轿子
| 马
| 自行车
| 摩托 车
| 汽车
| 公共 汽车
| 有轨 电车
|
1889
| 6984
| 544
| 9
| 11
| 0
| 0
| 0
| 0
| 0
|
1926
| 14600
| 0
| 0
| 0
| 3459
| 194
| 3764
| 172
| 922
|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
①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图片材料型选择题,又称计量史学型选择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表格中交通工具的变化可知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了,因此①争取;由表格中“摩托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取代“马车”等旧式交通工具,可知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因此②正确;由表格中“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的数量可知③正确;而表格中并未反映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情况,因此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是A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