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另起炉灶”的方针是针对国民政府时代的旧外交关系而言的,主张不承认以前的外交关系,不是针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故排除A;“打扫干屋子再请客”是针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而言的,也不是针对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而言的,故排除D;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对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新中国是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与之的关系的,故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作用。(8分)
参考答案:
(1)国内货币制度混乱;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巩固统治,发展经济。(6分)
(2)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促进了经济和贸易发展;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影响;加强了政府的经济控制力,推动国家垄断资本形成;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增加了对外国资本的依赖。(8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给出的信息主要包括:民国初年币制混乱,钞票发行权不统一、1929-1933年大危机导致中国白银外流,国家金融动荡,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国民政府推行货币改革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为巩固统治和发展经济。
(2)这一题同样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也是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给出的信息主要包括:民国1933年和1935年进行了两次改革、1935年改革统一了钞票发行权、实行了法币制度,确立了法币的权威和地位、确定了银元或白银与法币兑换的方法、确立了法币与外币对外的关系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如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1927-1936年经济的发展,1935-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这一时期正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大萧条时期等和上一问的原因就可以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中说:“批评家指责大众媒体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具体的影响就是英语成为全球通信体系的主要语音,这实际上将本国的语音限制在小范围内。”以下对杰里·本特利这段话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A.借助于信息技术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显著特点
B.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和语音上始终处于优势
C.英语已成为全球性语音使其他国家语音消失
D.更多国家的民族经济文化不再能够独立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表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文化的传承与交流。选项B、C、D很明显观点错误,而选项A能体现材料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其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力,借助大众媒体传播他们的文化。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诗经》
B.《春秋》
C.《礼记》
D.《韩非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太学为汉武帝创办,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ABC都属于儒家《五经》;而D属于法家的著作,因此与题意符合。
点评: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五经”为《诗》《书》《礼》《易》《春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3年7月至2005年10月,中法两国先后在对方首都举办“中国文化年”和“法国文化年”。对此现象产生的背景表述中,最主要的是(? )
A.中法两国关系友好
B.两国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C.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D.中国坚持对外开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中法两国的友好往来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体现,也利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故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