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6分)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10分)
参考答案:
(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2)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题解析:第(1)问指导思想的不同,可依据材料一中“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这句话得出重农抑商的答案。材料二中“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这句话透露出了梭伦的思想理念是农商并重。第(2)问“危害”的回答,可从劳动力、农业经济、军事战争等角度来分析商业发展的危害。“理解”的回答,其实考查的就是梭伦改革的影响,联系教材知识即可回答。
【考点定位】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
请回答: ?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改革”说更为合理。“改革”说:“明治维新” 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日本明治政府着力进行国内市场的建设,主要措施是?
①废藩置县?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③废除关卡?④废除行会制度?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史记·商君列传》载:“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的是商鞅的哪一项变法内容
A.奖励军功
B.废除井田制
C.重农抑商
D.改革社会风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商鞅变法中,在变革经济基础方面最突出的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令民为什伍
C.燔诗书而明法令
D.平斗桶权衡丈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