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对下列《抗战内迁行业数量》统计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行业
| 数量
| 占比(%)
| 行业
| 数量
| 占比(%)
|
机械工业
| 181
| 40.4
| 食品加工
| 22
| 4.9
|
化学工业
| 56
| 12.5
| 教育用品
| 37
| 8.2
|
电器工业
| 29
| 6.5
| 矿 冶
| 8
| 1.8
|
纺织工业
| 97
| 21.7
| 其他工业
| 18
| 4
|
?
A. 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B. 战时需求的刺激
C. 民营工业的较快发展? D. 官僚资本的膨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沦陷,国民政府和民族资本家为了支援抗战,保存中国近代工业,将沿海工业迁往西南等内地。从表中机械、化学和电器工业与纺织、食品工业比重看,轻重工业比例并不失调,所以A不符合题意。表中没有反映民营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对比,所以CD均不符合题意。表中机械、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这样做显然是为了满足抗日战争的需要。,因此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96年10月,美联社公布了一条题为“伊朗对风行世界的芭比娃娃的反击”的消息:伊朗按照对伊斯兰女孩的期望生产出萨拉娃娃,欲取代在伊朗流行的芭比娃娃。这主要体现了

A.伊朗与美国全面对抗
B.东西方审美观的不同
C.经济全球化中的多元性文化
D.意识形态差异阻碍文明交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伊朗对风行世界的芭比娃娃的反击”这主要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伊朗按照对伊斯兰女孩的期望生产出萨拉娃娃,欲取代在伊朗流行的芭比娃娃。”这主要反映了本土化。其它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表是1890—1914年美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
| 法律名称
| 主要内容
|
1890年
| 《谢尔曼法》
| 推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自由竞争进一步实行限制
|
1894年
| 《威尔逊─葛曼法》
| 对进口商品实行低关税或免税
|
1906年
| 《食品卫生和药品法》
| 成立了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
1914年
|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 有发布违禁命令的权力,对于违反命令的工商企业,可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B.美国相对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力逐渐增强
C.大量经济法的出现说明美国经济纠纷较少
D.一战前夕美国国民经济逐渐转入战争轨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从时间上可以得出A项的答案,但A项内容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无关。C项为错误项,说法本身不正确。D项也是错误项,美国参战是在一战即将结束时,它并不是战争的发起国家,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件是:
A.废除了封建落后因素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重视教育
D.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建国初期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海外留学人员大量回国,投身国内建设
B.国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C.国家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1956年,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