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注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是?(?)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市易法
D.青苗法
2、判断题 王安石为保证新法的实施,新增官员、新设机构或充实原有机构,其结果是每月增加官俸钱一万多缗。由此可见,该措施
A.整顿了吏治
B.祛除了官场积弊
C.扩大了选官途径
D.加剧了冗官、冗费问题
3、判断题 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推行青苗法
B.实行募役法
C.颁行农田水利法
D.推行免役法
4、判断题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谙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重要的两次改革运动。以下对两次改革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发生的背景基本相同
B.都集中力量理财
C.都是对封建社会进行局部改革
D.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