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宗法制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之长子,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因此①表述不妥,排除后选D。
考点:宗法制
点评:从高考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在命题思路上,不拘泥于任何版本的教材,注重考查学生从图片、古文献、艺术作品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范围主要是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如分封制、宗法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注重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特别是有的年份高考题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情境信息量并不大,从而使题目具备了“简约而不简单”的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2、简答题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 “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2分)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
(2)材料二中歌曲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要历史事件(2分)面对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万众一心、切实行动,建立起的战线名称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体现了中共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目前,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
(1)“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分)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分别是:郡县制;行省制。(2分)
(2)抗日战争(或者“九一八事变”)(2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3)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国际反华势力、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台独势力)(2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自秦朝以来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这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因此“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或者写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第二问,学生可结合课本作答。秦朝在地方具体表现为郡县制,元朝在地方具体表现为行省制。
(2)根据《义勇军进行曲》,可知它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为了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全民族共同抗战,这种战线被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根据题干“台湾可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再结合课本知识: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与台湾问题有关,可作答,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关于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学生可从内部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两方面去思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郡县制与行省制;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台湾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6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并 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落《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4分)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 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4分)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6分)
材料四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 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4分)指出其历史作用。(2分)
材料五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型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6)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2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2分)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4分)
参考答案:
(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 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实施“海禁”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
(4)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5)经济立法及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作用: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加强法制建设。 教训:“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表现:提出新时期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修改宪法;形成由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
(7)法律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题解析:
(1)两小问,一出自材料、一联系课本。材料一中选取的文字出现的三宗罪无论是谋反、谋大逆还是谋叛,都是针对于所谓的“国家”,密切关系到上层统治阶层的切身利益。而对这些罪的惩罚力度很大,皆处斩。由此便能自然而然概括出其维护君主专制的本质。
(2)注意材料信息“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洪武三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概括明初法律的内容。再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实施“海禁”表明对外由开放转向封闭,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3)注意材料信息,逐条分析。“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说明保护私有财产;“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说明契约具有法律效力。
(4)运用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三国都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5)材料前段列举的设计领域五个,考生据此归纳出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是不难的,“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可知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相关要求;根据最后的“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可以概括出第三个特点,然后回答作用,显然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6)整个材料一看就知道第一句为主旨句即阐述观点的句子。根据材料出处的时间(一般材料的出处都对解题有帮助)可知是“文革”刚结束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那么第二小问的背景就可以轻松可知。第三小问则是改革开放那个之后我国的法制建设的成就,属于基础再现认知。
(7)这是在前面问题基础上的综合题。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书中的叙述较多,照葫芦画瓢,材料是法制与社会的关系展开的,不难看出法律从古代封建社会法律到资本主义法律再到社会主义法律,法律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反过来法制反作用于社会。。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演进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议会权力的确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的颁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教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秦朝政治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雅典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唐代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材料三与材料二揭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4分)
参考答案:(1)秦朝: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雅典: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
的新形式,创造出一些民主的运作方式,为近代民主政治提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唐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有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看法基本上是正确的
B.科举制不可能令人神经麻木,因而观点有误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帖子的主要问题是八股取士的时间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