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的内容包括(? )
A.决定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B.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判断题 1984年10月1日这天,“小平您好”这横空出世的四个字,震撼着人们的神经,让无数人欢笑,也让无数人流泪!2008年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胡主席视察北大,视察宿舍时学生的欢呼声震耳欲聋“涛哥加油”口号回荡在燕园!从“小平您好”到“胡哥加油”反映出
①对国家领导人的个人崇拜
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和信心
③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加强
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焕发出新的活力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3、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农村改革的侧重点是
[? ]
A.改革产品分配旧体制,强调按劳分配
B.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强调自主经营
C.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强调共同发展
D.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强调非农产业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指导思想有
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②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
③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