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日本国门被打开后,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 ?)
①开放通商口岸?②领事裁判权?③议定关税制度?④片面最惠国待遇?⑤设置租界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1854年,佩里再次率船队来到日本,同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这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内容包括: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等等。随后,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同日本签订了所谓的“亲善条约”,内容有过之而无不及;西方列强取得了在日本开放港口、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设立租界等各种特权,日本被迫开国,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中。因此选B。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此类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有些组合型选择题还要求将有关事件或现象按照一定的关系(时间、区位、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序。此类题考查的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与中国戊戌变法相比,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一个显著原因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
B.农民的支持
C.封建统治较薄弱
D.军事实力的差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近代以来,民族主义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起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臣民和国王的领地。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是由公民组成的……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的形式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的形式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
的促进”?(4分)
材料二:意大利人……在1859—1871年间建立了一个独
立的、统一的国家。德国人在普鲁士人的领导下……建立了他们的德意志帝国。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德意志、意大利的“民族主义”主要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2分)“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
(3)一般认为,民族 主义包含有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两个方面的内容。试以19世纪后半期的日本为例简单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大革命时期:①推翻了一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同仇敌忾,打退普奥联军的武装干涉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每点1分,共2分)
拿破仑时期:①法兰西第一帝国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②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使民族主义在欧洲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或拿破仑对欧洲各族的奴役使欧洲人民民族意识觉醒)。(每点1分,共2分)
(2)形式: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实现了国家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2分)
主要表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民族国家在西欧出现(或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广泛确立)。(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3)①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②使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亚洲近代唯一的强国。(每点2分,共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
(1)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一种观点的理解。(4分)
(4)从明治维新成功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4分)
参考答案:(1)原因: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2分)? (2)特点: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6分)? (3)理解: (4分)?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三种观点任选一种,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4)启示:应坚决反对外来压迫;改革者要有魄力;改革应顺应世界潮流;既要重视经济、政治、军事改革,又要重视文化教育改革。(答对其中2点即得满分) (4分)
本题解析:(1)材料反映了美国打开日本国门,民族危机出现,内忧外患造成日本社会危机加剧。
(2)注意提取材料信息“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说明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说明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先选择一种观点,表明态度,再进行论证,但要注意史论结合。
(4)启示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关键:找准关键词,树立中心点;层层再深入,角度要铺开;统观出规律,现实有借鉴;表述用概念,条理要清晰。
点评:读,解题的前提:阅读材料正文和设问第一遍要细读,要注意对材料作具体分析。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意各段材料间的联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结合设问重点读。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设问的定向作用表现在:确定信息提取方向,帮助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搁置其余信息。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除阅读材料正文和设问外,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说明性文字。 3.明中心:无论题目有多少问,都总是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明确中心后,每问都必须环绕此中心作答,不能脱离。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日本内务省1881年颁布的《劝农局处务条例》中写道:“兴办生产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与此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殖产兴业
B.建立新军队
C.文明开化
D.废藩置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