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
A.粮票→股票
B.大人→先生
C.法币→人民币
D.臣民→公民
2、判断题 欧共体成立以后,首先着手建立关税同盟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合作,发展经济
B.实现一体化
C.实现贸易自由化
D.减少内部矛盾,共同对外
3、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 (1分)试分析其原因。(2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结合你所学指出这种“愁”最终的结局。(1分)
(2)材料二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 (1分)试分析其历史原因。(2分)结合所学谈一谈,当前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推动解决作者的“愁”? (4分)
4、判断题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该进程的特点不包括
A.从单一经济领域到多种经济领域一体化
B.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制共产主义
D.是一种和平的联合,努力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5、判断题 下图是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出土的明代铜钱,对这些文物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明代与东南亚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比较频繁
B.明代有许多东南亚国家的使节来到中国定居
C.郑和下西洋主要以贸易为主,故沿途有货币出土
D.从明朝开始,有许多华人到东南亚定居,故那些地区有这些文物出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