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史载:178l—1790年中国输出英国的茶叶总值为9600多万银元,1783—1793年英国输华呢绒、棉布的总值为1600多万银元。下列解释不正确的
A.在当时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在出超地位
B.传统的自然经济导致了上述现象
C.从产品上看出东西方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鸦片输入影响到正常的中英贸易
2、判断题 (26分)思想的进步推动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00—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西方有苏格拉底,东方有孔子,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图片表现出的差异有哪些?(4分)分别概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4分)
材料二?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欧洲旧思想
| 乙?中国旧思想
| 丙?欧洲新思想
|
一、国家及君、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2)丙与甲乙相比,其思想新在什么地方?(4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梁启超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作出上述比较的?(4分)其意图是什么?(2分)
材料三? 18世纪中叶,法国出现了重农学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主张限制国家的权力,扶植和保护人民的权利,自由择业,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法英两国经济思想各自的特点,(4分)并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3、判断题 近代史学术界对李鸿章的评价可谓争议颇多,研究资料也是种类繁多。下列材料中有助于接近历史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评李鸿章的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李鸿章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4、判断题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哪些
积极的探索?同时又出现过哪些失误?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5、判断题 下列关于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新突破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无线电通讯成功
C.解决了炼钢脱磷问题
D.内燃机的创制与推广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