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纂修族谱”是为了维护宗族关系,而“尊崇人伦”是理学的一个核心观点,“纂修族谱却以尊崇人伦”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不论名门望族还是寒门小姓都把理学作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另外几个选项是和材料主旨无关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哪一史实与下图这一著名古迹直接相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中“白马寺”可知“寺”是佛教建筑。这一建筑是东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法,用两匹白马驮来佛经,为纪念这个事情,在洛阳修的。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百度百科 材料三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终成眷属。明末李贽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唐至明清“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6分) (3)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说明材料三、四这些看法形成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地位: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8分) 本题解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提取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提取出“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提取出“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对于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教材中也有提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佛教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始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教材中有关宗教的基本史实,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在西汉,容易错误选择C,魏晋时期是中国佛教得到迅速传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实际上是反对空谈的学风,注重实学,这说明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故A项正确;B项中“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经世致用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罗斯福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