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那一个同学的表述最准确(?)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
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
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
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2、判断题 (15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这是无法抗拒的时代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趋向统计年鉴》的两组数据
第一表? 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

第二表? 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统计表
年份
| 发达国家间贸易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
| 发展中国家间贸易
|
1965
| 59.0
| 32.5
| 3.8
|
1970
| 62.1
| 30.6
| 3.3
|
1975
| 46.6
| 38.4
| 7.2
|
1980
| 44.8
| 39.0
| 9.0
|
1985
| 50.8
| 35.3
| 9.0
|
1990
| 55.3
| 33.4
| 9.6
|
1995
| 47.0
| 37.7
| 14.1
|
(注:总数不足100归因于与经互会国家的贸易,国家未被区分,有误差。)
材料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事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的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
材料三?中国当代学者王加丰在《反现代化——全球化思潮产生的原因》一文说:“从整体看,500多年来世界现代化——全球化高歌猛进……(但)它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过程。至今,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才是这个过程的佼佼者……仅从20世纪后期以来,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各种新的反现代化——全球化力量的兴起……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反现代化——全球化往往相当于反对不平等的世界分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两表,概括分析二十世纪后半期世界出口贸易发展的特点。(3分)
(2)阅读材料二、三,分析对比东西方学者对经济全球化认识的异同点。(4分)
(3)请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二战以来的历史知识,就“人类如何应对全球化”自拟观点,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章。(8分)(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表述成文。)
3、判断题 国民党统治后期,导致我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有 ( )。
①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
②自身技术力量的薄弱
③官僚资本的极力压迫
④美国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判断题 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B.程朱理学的创立
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
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5、判断题 1998年11月后,我国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的产生主要是通过
A 政府直接任命 B 个人行贿获取 C 民众直接选举 D 民众轮流当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