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A.主张工商皆本、B.主张学以致用 、C.主张追求人性均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而主张君主立宪则是直到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才有的政治思想观念,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对人性有一个了解,阅读材料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第一问由“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概括出孟子的人性观是性本善。第二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孟子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仁政的学说,并希望通过仁政来建立和谐社会。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西汉“独尊儒术”体现了政治上的统一需要加强思想上的统一,因此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故D项正确;西汉“独尊儒术”以后,儒家以外各学派并未消亡,如道家,故④错误,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独尊儒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儒家经典的儿童读物《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有的儒学家却持与之相反的观点。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
A.孔子、老子
B.孟子、荀子
C.墨子、荀子
D.孟子、韩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先秦儒学的代表是孔子、孟子、荀子,老子是道家学派代表,墨子是墨家学派代表,韩非子是法家学派代表,因此排除ACD三项。根据所学可知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二者都是儒家代表,但是人性善恶观点相反,B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孟子和荀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民本”思想的有( )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民本”思想即“以民为本”,要求统治阶级要爱民重民、富民育民,实行仁政德治。而能体现这种思想只有①②。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是强调统治者重视人才, 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是强调统治者重视纳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