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结合所学知识,区别德国和日本近代化道路的不同点是
A.对外侵略扩张
B.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德国和日本的近代化道路可知,A.对外侵略扩张、B.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C.确立君主立宪制,以上三项是德国和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中的相同点,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这是日本独有的,德国没有,是不同点。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日本近代化道路独特性
1、后发优势:用5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程。2、全面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3、政府主导:岩仓使团,扶植工业,政府示范。4、教育强国: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5、独特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如:“文明开化”、“和魂洋才”,“帝国宪法”。6、战争崛起:发展新经济-确立宪法-对外扩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世纪前期,从根本上动摇日本幕府封建统治基础的是( )
A.封建领主经济的衰落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D.西方列强的侵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根本”,根据经济决定政治,得知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设施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是如何模仿那些感兴趣的“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的?指出“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 者及“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试对此阐明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上述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有选择的向西方各国学习。
(2)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军队,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局限性: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3) “论”者:变法策略过于激进。“辩”者:制度变革不彻底。看法: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所以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4)顺应时代潮流;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改革者拥有实权;注意改革策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重点是(?)
A 培养出国人才? B 教育改革 C “求知于世界” D 派使团出访西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新的因素”是指
[? ]
A.农业耕地增加?
B.手工业得到发展
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