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一)
2019-12-14 02:46:07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下列属于年画的作品是 A.《女史箴图》 B.《五子夺莲》 C.《清明上河图》 D.《山水十二景》
2、选择题 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代的“钱荒”现象:( ) ① 反映了商品经济繁荣 ② 说明国家财政困难 ③ 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 ④ 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宋代正处于从特权文化向大众文化过渡的初始阶段。下列描述南宋临安社会生活的各项史实中,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 A.夜市直至三更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B.白话小说中的主人公多为中下层市民 C.街头讲史艺人有进士等知识分子称谓 D.民间所创服饰在上流社会流行开来
|
4、选择题 阅读下列表格:
年 代
| 唐元和初年
| 北宋治平年间
| 南宋初年
| 元朝中统四年
| 明朝永乐初年
|
铁年产量
| 207万斤
| 824.1万斤
| 2162144斤
| 584 4000斤
| 19575026斤
|
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
C.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
5、综合题 (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对外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四五世纪,中国的丝绸已辗转来到古希腊城邦。张骞出使西域看到了转口来的中国产品:蜀布和邛竹杖。唐代的对外贸易以海上贸易为重点,海陆各国皆以进口中国丝绸产品为荣贵,制茶成为一门新兴的手工业,茶叶在边关互市中成了重要商品,奠定了以后茶叶大量出口的基础。南宋初年,外贸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宋代的出口商品中以丝绸绢帛为首位。东起日本,西至欧洲皆有宋代钱币和陶瓷的出土。制瓷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明清时期曾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商民出海贸易,由广州十三行为代表的行商垄断进出口贸易。统治者坚持朝贡贸易体系,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凭借夺得的特权,以通商口岸、租界为据点,以“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为护符,加紧向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使得清朝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1843年至1895年,进口由18,400千两增加至171,697千两;出口也由25,460千两增加至143,293千两。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占70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