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读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B.自然经济所占成份微不足道
C.民族工业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D.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弱小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有英国商人在考察中国的市场后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商品需求量极大,遂运大量钢琴、吃饭用的刀叉至上海等商埠,结果却是产品滞销。对此事件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商人企图利用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
B.英国商人缺少对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
C.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
D.中国民族工业对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阅读下表
序号
| 提问人
| 籍贯
| 提问内容
| 回答要点
|
27
| 某君
| 广州
| 请问照相新法?
| 详细介绍
|
43
| 卓君
| 烟台
| 西人饮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
| 发表专文详细介绍
|
83
| 友人
| 金华
| 西国如何治疗烧伤、烫伤?
| 介绍具体方法
|
135
| 友人
| 上海
| 美国近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其奇而不可解,何理?中国人能适否?
| 传声电器,新发明不久之新法,介绍原理
|
?注:《格致汇编》是晚清最早的一份专门性的科学杂志,创刊于1898年。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说明:1905年前后,中国有人仿造了木制自行车,这种自力更生的成果很快就被引起的金属自行车淹没了。?
图二说明,清朝末年,西洋的自行车和东洋的黄包车选后进入中国,当时的自行车只是达官贵人的奢移品。?
材料三: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采轿日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生活习俗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不得摘抄原文)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4、判断题 右图是坐落在汉口的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旧址。这次会议(?)

A.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D.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5、判断题 秦始皇时,“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的说明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
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中央与地方职责分明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