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根据所学知识,三位思想家都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末清初时中国还没有产生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的正统思想。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从宋代理学形成的背景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三教合一的调和之风兴盛,儒家学者思考探索吸收佛道哲学,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把这些思考同传统儒家对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慢慢形成理学。故选D。A项是在汉朝时期;B项说法明显错误,并非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实质是儒家思想发展;C项错误,宋明理学并非仅仅是吸收了佛教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形成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时代政治、经济发展变化影响的产物。同时,新思想、新文化又推动了政治、经济新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新的思想在孕育;同时,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因循守旧的八股取士又严重阻挠着新思想的破土而出。在这样矛盾重重、风雷激荡的时代,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篇中宣称“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他们把传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之际儒学发展到新阶段的具体表现。(6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儒学出现“新发展”的原因。(3分)(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二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应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的。也有人总结这场“自强”运动失败的原因为“布新而不除旧”。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改革者”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自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8分)
材料三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变。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3)实现这次转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表现:主张工商皆本、反对君主专制、要求学以致用。(6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矛盾尖锐。(任答三点,3分)
(2)主张:中体西用。(2分)学习西方技术,维护传统儒家的纲常礼教。(2分)
地位: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文化教育、近代思想和军队建设的近代化进程。(4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重新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的新变化及原因的分析与掌握。回答“变化的表现”,主要依靠材料“……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反映的是工商皆本的思想;材料“黄宗羲在《原君》篇中宣称‘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反映的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材料“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反映的是学以致用的思想。分析原因是主要结合材料“明清之际的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新的思想在孕育;同时,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因循守旧的八股取士又严重阻挠着新思想的破土而出”归纳总结。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指导思想及内容的分析与掌握。依据材料“……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应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及所学归纳总结“主张”。对于“地位”主要结合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及其结果分析回答。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导思想的变化及影响的掌握。结合材料“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可知历史事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联系全会之后中国的发展变化及所学分析回答影响。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表现及原因;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西学东渐?中体西用;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古代有一个学者,他认为“学百姓”也就是“学孔子”,学得“一般吃饭”、“一般睡觉”的百姓日用之“常情”,即是“学得一个真百姓”,“才是一个真学者”。这个学者的思想可能受到哪一学派的影响?
A.老庄道学
B.魏晋玄学
C.程朱理学
D.阳明心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学百姓”也就是“学孔子”可知,这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由于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所以只要识得此理,则“满街都是圣人”,所以答案选D。老庄道学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
D.儒家学说与权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指的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当然不是原来的单纯的儒家的思想和学说,而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一个综合型概念。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术”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