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 )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2、判断题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 ? )
A.顽固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判断题 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他的主要观点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
C.中国文化本体论
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
4、判断题 材料一:?大清帝国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久尊戴。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诸君主,而大巨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实施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技术科学,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新式水师。
材料二: 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三:①“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子系易,以变易为义。”
②“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③“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材料四: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乙教授大骂:八部书外皆狗屁。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
丙教授头束辫子,身穿马褂,摇头晃脑大谈君师主义。
丁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恐再二千余年,吾人尚不至享受宪法上平等自由之幸福。
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林、魏关注的焦点是什么(1分)?从师夷内容和目的看,林、魏思想有何不足之处?(2分)
(2)材料三是为维新变法创作的宣传标语,判断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2分)结合教材内容指出他们的维新思想较之于林、魏思想最主要的进步之处在哪?(1分)
(3)材料四中提及的“德先生赛先生”是什么?(2分)模拟情景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2分)
(4)根据四则材料扼要指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趋势。(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