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国)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竞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如何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史学界将戊戌变法视作“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时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在史料运用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材料一观点:维新派在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失败的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主要依据: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影响了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
(3)缺陷:是当事人的陈述,易带有主观色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真实性。应注意的问题:要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和互证;要关注和收集多方面的史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
A、挽救民族危机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是
A.革新政治
B.救亡图存
C.夺取政权
D.学习西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兴起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之机,民族危机加剧,无论是公车上书还是康有为说服光绪帝,其旗号都是“救亡图存”,排除AD项,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因为戊戌变法是改良,不是革命。正确选项为B项。
考点:戊戌变法的目的
点评:强学会和保国会等资产阶级政治团体的形成为变法提供了组织准备,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定变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总之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加速了这场政治运动的到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不包括
A.王韬
B.薛福成
C.郑观应
D.谭嗣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人物及其代表作有:王韬《韬园文录外编》、郑观应《盛世纪言》、《盛世危言》、薛福成《筹洋争议》、《庸庵海外文编》、马建忠《适可斋记言》等等,可见A.王韬、 B.薛福成和C.郑观应都属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早期维新派
点评:注意早期维新派与康梁维新派主张的异同:相同,1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3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和进步的。区别:1.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使变法思想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2.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理论基础的是
?
①
?
②
?
③

④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所颁布的纲领性的文件,故②④是错误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这两部著作借用孔子的权威,打击维护封建理论基础和封建教条,《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才是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维新变法理论基础
点评:此题命题者在设题时,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概况的考查,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中的相关事实来设置迷惑选项,命题者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区分能力,试题的难度并不大,在记忆的基础上稍加思维加工即可得出结果。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