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同因素是
A.民族复仇情绪的增长
B.受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
C.法西斯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D.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
2、判断题 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的原因是?
[? ]
A.巴黎和会的召开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人们对一战心有余悸
D.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选择题 20世纪60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因素是
A.西欧、日本政治经济势力的崛起
B.“欧盟”的建立
C.亚洲各国经济的发展
D.第三世界的崛起
4、判断题 (1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永远地改变了欧洲,但是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世界变得更大,但欧洲在世界上的作用本质上没有改变。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它们旧的殖民地和新的保护国的情况下,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然而,这与现实不符。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请回答:?
(1)为什么材料一中说“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6分)
5、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我是一个高中生,叫博伊默尔。1914年8月,德国卷入了战争,政府、学校、老师都积极鼓励我们投笔从戎。我们的校长也不停地向我们进行长篇大论,于是,我们在“英勇奋战”“保卫祖国”的口号下自告奋勇地来到战场……
每次恶战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正在不断减少,有的新兵一上阵就被枪弹击中。而停火后的战场,一眼望去:有的人还活着,但他们的头盖骨已经给炸开了;有的士兵在走路,然而他的双腿已经被炸断,他们仅仗着炸剩的残肢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有的士兵,竟然拖着自己被炸烂的膝盖,用手在地上爬了两公里的路程;……我再也找不到校长所说的光荣与自豪感,反倒为痛苦和死亡困扰着。
回到后方后,人们对战争痴情依旧,并嘲笑我对待战争的态度,把我比做一文不值的懦夫。在我看来,我们年纪很轻,才20岁;可是对于人生,却除了绝望、死亡、恐惧以及与悲痛的深渊联系在一起的迷惘浅薄之外 ,一无所知……
10月,博伊默尔重新回到战场后,阵亡了。据载:“他是往前面扑倒下去的,躺在地上,好像睡着了一样,脸上没有多少痛苦的感觉,有的是一种沉着,差不多是满意的样子。”
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宁静,战报上有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1)博伊默尔参加的是什么战争?博伊默尔为什么会自告奋勇地来到战场?政府鼓励学生“投笔从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6分)
(2)简述这场战争的性质。(1分)
(3)博伊默尔在战场上所碰到的敌人主要来自哪些国家?(1分,列出两个即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